制造業更加“親民”引起鋁板行業變革
依托互聯網設計的裝備變得越來越“聰明”專注需求定制的鋁板產品變得越來越紅火。未來,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巨變。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產品的創造者。人頭攢動的第17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,不僅是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后的一個展示窗口,大到上天入?!毙〉蕉吮P夾菜”也透露了一個信號: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和“錢景”不可估量。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”中國版“工業4.0規劃的重要一環。互聯網+”汽車、機床、工程機械等制造行業已引起變革。德勤報告顯示,行業信息化領先者的收入創造效率和利潤率分別高于行業平均46%和12%。另外,通過“互聯網+”介入,令一些原本“高冷”5083鋁板制造業變得更加“親民”汽車領域,互聯網+”不僅加速了汽車智能化進程,還催生了一批衍生品,包括車用APP,汽車金融、報廢拆解等鋁板后市場O2O,有效降低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和比價成本。而在智能硬件領域,可穿戴設備、智能家居等市場快速增長。埃森哲研究預計,未來15年,僅制造業就可借助物聯網增加1960億美元的累計GDP,而如果采取進一步措施,該數字有望增加至7360億美元。比如,制造商可利用預測性分析工具來加強對設備的追蹤、管控和維護,為在危險環境中作業的工人配置智能設備。重要的創造更具個性化的產品,從而創造新的收入來源。
盡管不如消費行業那么明顯,但是由于互聯網、大數據縮短了制造者和用戶之間的距離,按需定制”工業領域也變得越來越火熱。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說:定制化、客戶化制造,未來一個發展趨勢。把我生產線技術結合不同的用戶需求,就能打造成為不同的智能工廠。機器人是本屆博覽會上的一大亮點,三款服務機器人的展臺處,新松機器人營銷中心工程師許小剛告訴記者,相比大家比較熟知的工業機器人,未來服務機器人的定制化更為凸顯,比如在高端酒店、養老居家領域,機器人肯定是因人而異”地進行溝通和服務。德勤中國全國制造行業主管合伙人董偉龍認為,中國制造業正從傳統的大規模生產+大眾營銷”工業時代,轉變為以消費者主導的需求定制+大數據營銷+參與制造”模式。相應地,企業經營需逐步從“企業導向”轉為“市場導向”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以及更個性化、定制化的產品,更好地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商業利潤和市場價值。當前,國制造業已建成了門類齊全、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,規模躍居世界第一。但從制造大國與智造強國,中國還有很遠的路要走。業內人士認為,從工業1.0機械化生產”工業2.0電氣和自動化生產”工業3.0信息化生產”再到當前的工業4.0定制化生產”構建標準體系,將解決發展障礙,推升市場預期。值得一提的這股浪潮下,市場預計未來智能制造領域的并購將更加活躍,并購方向更加多元化,特別是機器人、系統集成、數據處理和智能硬件,將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并購目標。上海工業自動化儀器研究院院長徐洪海認為,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,但和國外相比還有不足,要注意不能一蹴而就。當前,仍需圍繞整個體系建設、能力建設來推動發展,避免企業單打獨斗。同時,作為企業自身,創新浪潮中也應量力而行,不要盲目跟風